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pg in /www/wwwroot/hbtxcgg.com/cache/template/7634/5b45/96508c25e8a099bf76e4.html on line 29

本科变专科?高校紧急回应

发布时间:2024-06-14 作者: 乐鱼官网客户端网址

产品介绍

      近日,重庆科技学院针对某电视剧中,错把该校办学层次写成专科一事作出回应。

      学校在声明中称,该电视剧“没有经过授权,在相关镜头中使用该校校名、校徽等形象标识,与我校办学现状严重不符。”“学校已致函相关单位,要求停止侵权,并保留迫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的权利。”

      有法律专业技术人员表示,剧方行为对重庆科技学院的不良影响已实际产生,可以构成对重庆科技学院名誉权的侵犯。

      另据中国商标网显示,重庆科技学院己将该校校名、校徽等形象标识注冊为商标。所以,剧方同时构成对重庆科技学院的商标侵权。

      最近几年,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非法使用高校名义,为其冠名或者开展商业活动的案例比较常见。

      比如一些企业冒用高校之名为产品做“科研背书”,以骗取消费者信任。接连被媒体曝光的“南方医科大学”的洗面奶、“暨南大学”的冻干粉等系列新产品,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侵犯了高校的名称权、名誉权,最终受到行政处罚。此前,广州某企业一款身体乳产品因宣称与中山大学合作研发而没有相关证明材料被罚10万元,并没收违规产品。

      高校被“碰瓷”不仅有校名,简称和标识被冒用的事件也有发生。2021年初,一则“中国科大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的消息引发关注。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官方微信发布声明指出,该企业系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中国科大”校名简称和注册商标作为其企业字号,要求相关单位立马停止侵犯权利的行为,消除不良影响。

      未经授权印制带有高校标识的“校园周边”在电子商务平台、微信朋友圈出售,也是对学校权益的侵犯。

      今年4月,某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打造“清华学霸”人设,吸引百万粉丝,为了流量变现竟以“人设”为招牌,大量售卖假冒的清华大学文创产品。最终该被告人被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大学标识不能被冒用、滥用,还在于它是学校形象的代表。而且随着慢慢的变多的高校对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视,规范学校标识体系,打造本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以下简称“VI”)也成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大学VI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校名字样和校徽,它通常由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两部分组成。

      基础系统即VI系统的基本元素方案及其规范的使用方法,譬如对校徽、校名中英文标准字、标识组合、校标、校训、校歌、校旗、标准色、辅助图形等基本形象元素的规范性描述和界定。

      应用系统主要展示学校标识能应用在哪些场景,通常包括学校的办公用品、宣传用品、公关礼品,以及PPT模板、Word模板、电子邮件模板等,并提供了各场景的应用模板及应用规范。

      为了方便标识源文件获取,各大学VI系统网站上都提供了文件附件下载渠道。这时就要强调谁能用,谁不能用?若要使用怎样确保合法、合规?

      《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中明确,VI系统“适用于学校以及各院(系、所、中心)、机关职能部门、直属附属单位的办公用品、事务用品、公文、会务用品、公关用品、环境布置等方面”。而且学校还专设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机构,负责制作和管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物品,管理和监督全校各单位使用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行为。

      一些高校在VI系统使用中还建立了严格且明晰的审批流程。中国农业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使用审批流程要求,学院或部门申请人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交视觉识别系统使用审批单后,需经学院或部门负责人初审、党政办公室管理员复核、党政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审核后,方能通过,予以办理。若属于重要工作,还需通过分管校领导的审核。

      至于以经营为目的使用大学标志的行为,比如设计制作、销售学校纪念品、宣传品等行为,多所学校的VI系统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要经相关主管部门授权许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VI系统网站中打开每个标识附件下载页面,还会弹出提示框,提醒使用者“不将其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用于其他商业用途,且不扩散给他人,切实维护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严肃性”。上海交通大学VI系统标识源文件只有登录自己校园身份认证账号的员工、教师和学生才能下载,避免了标识被校外人员盗用、滥用。

      曾经在某档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中,一位实习生不经意间掏出自己印有世界名校校徽的水杯,网友笑称是“凡尔赛现场”。可见小小一枚校徽图案足以成为一所学校的代表。重视对学校标识使用和管理,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并采取行动举措,不仅是大学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学校品牌形象的维护。

      [1] 李兆娣. “看个电视剧成大专生了”?播放量突破1亿次的这部热播剧公开道歉[EB/OL]. [2023-05-14]. 法治网.

      [3]杨璐嘉.“傍名牌大学”营销无异火中取栗[N].检察日报,2021-12-16(4).